河北金融監管局消費者風險提示:警惕“債務優化”陷阱,依法理性維護權益
近年來,一些不法分子打著“法律咨詢公司”“債務咨詢中心”等旗號,針對有債務問題的消費者,以“全額免息”“債務減免”等虛假承諾誘騙錢財,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。為此,河北金融監管局發布2025年第8期金融消費者風險提示:警惕“債務優化”陷阱,依法理性維護權益。
一、案例簡介
近日,石家莊某銀行在日常客戶回訪中,發現一客戶疑似遭遇金融“黑灰產”詐騙。經耐心溝通,客戶承認曾向某“法律咨詢公司”支付2萬元“手續費”,對方承諾可幫助其協商減免利息、延長還款期限,但始終未果,還總以“需追加費用”“正在走流程”等借口搪塞。銀行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,便協助客戶整理證據并報案。最終,銀行與公安機關緊密協作,成功打掉該犯罪團伙,涉案金額達351萬元,現場查獲多份虛假合同及作案工具。
二、案例分析
該案是不法機構以“債務優化”為名實施詐騙的典型案例。其抓住客戶急于解決債務問題的心理,通常通過夸大宣傳吸引客戶,收取高額費用后以各種理由拖延,甚至誘導客戶提供敏感信息,不僅致使客戶資金損失,還可能引發信息泄露和法律風險。
三、風險提示
為保護自身財產與信息安全,提醒廣大金融消費者:
一是警惕“免息”“減免”等虛假宣傳。正規金融機構的息費調整需按流程辦理,任何聲稱可“優化債務”并收取“手續費”“操作費”的機構,消費者應保持警惕,避免陷入困境。
二是保護個人信息安全。與任何機構溝通債務問題時,需核實對方資質,不隨意提供身份證號、銀行卡號、貸款合同等敏感信息,避免被不法機構用于其他違法活動。
三是通過正規渠道解決糾紛。若面臨債務糾紛,應直接聯系金融機構協商,或通過調解、司法等合法方式解決。避免因所謂“債務優化”陷入偽造材料、惡意投訴等違法活動,反而承擔法律責任。